狗狗什么天气能驱虫?

冯字帆冯字帆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驱虫药一般都是通过干扰寄生虫的新陈代谢,使其死亡或被排出体外而起到驱除作用。对于刚出生的幼犬来说,身体机能还没有发育完全,而且体内本身也有母源抗体存在,这个时候一般不主张给小狗进行驱虫治疗;而对于三个月以上的狗则需要进行体外和体内的驱虫工作。

在驱虫之前先了解狗狗身上都有些什么虫,这些虫分别对什么样的药物敏感,然后才能对症用药。下面我就简单的介绍下狗狗常见的体外寄生虫以及所对应的药物。 蜱虫,又名狗鳖、草爬子、牛虱等。此生物体型大小不一,直径约0.5-2毫米,身体有环状节支,末端有口器,可咬住狗或其他动物的皮肤迅速叮咬吸食其血液,同时还会传播病毒性疾病给动物造成生命危险,如莱姆病、巴氏杆菌,细小病毒等等;预防可用芬苯达唑、阿维菌素等进行预防。

螨虫,主要存在于宠物的皮肤表皮层中,以皮肤的皮屑为食从而引发皮肤病症状。根据寄生的部位不同可以分为疥螨、耳痒螨、尘螨等多种不同的类型;预防可用伊维菌素等进行预防。

跳蚤,是一种小型、无翅膀的昆虫,长约为3~4mm,通常为灰褐色或灰色,身体柔软,头部尖小,腹短背宽,腹部第一节侧面有一片毛丛叫棘针,其下有倒刺,可刺入宿主皮肤,常寄生在宠物的体表及毛发上,传播疾病,同时也会刺激皮肤引发瘙痒症状引起宠物抓挠。预防可用阿维菌素等进行预防。

虱子,属于虱目(Philthromorpha)的寄生于动物体表的无翅寄生虫,可分为头虱、体虱、阴虱三类。其中头虱多寄生在宠物的头发间,而体虱和阴虱多寄生在宠物的毛发与皮肤上。虱子的成虫和若虫都能够吸血,虱子的寿命大约有五个星期左右。雌虱孵出的第8天便可摄食,第9天上雌雄交配,大约3~14天后产下新卵;预防可用苯甲酸苄酯等进行预防。

蚊子和蝇能够传播黄热病、疟疾、丝虫病、流行性乙型脑炎、登革热等疾病。另外蚊子还可以通过叮咬将人畜的血液传播给蚊子自身,从而导致其产生抗药性;预防可以用马拉硫磷等进行预防。 蛔虫是最常见的肠道寄生虫之一,由蛔虫属的多种虫子寄生在人体小肠内所引起的一种普遍性病症,主要传播途径是由粪便污染水源,食物或手,以及直接粪一口传染等途径感染。临床主要表现为食欲减退、呕吐腹泻、营养不良、贫血消瘦等症状;预防和治疗可使用丙硫咪唑等来进行处理。

钩虫是常见的人畜共患寄生虫,主要以成虫寄生于人体的十二指肠下段、空肠及结肠等部位,幼虫侵入皮下组织,导致毛细血管损伤,可引起贫血、乏力、食欲不振、消化不良等症状,严重者可出现心力衰竭、黄疸等严重并发症;预防和治疗可使用噻嘧啶等进行处理。

蛲虫又叫线虫,常寄生于人体小肠下段,尤其是回盲部,可引起消化道症状和肛门周围瘙痒症。预防可使用阿苯哒唑等进行处理。

关于如何正确的使用驱虫药来驱除体内外寄生虫,我想这是需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的。毕竟每个品种的狗的体质各不相同,而且对同一种药物的敏感性也是不一样的。如果盲目用药轻则无效,重则影响机体健康,严重时甚至可导致中毒!因此建议大家在用药前一定一定要先咨询专业兽医!

优质答主

1、 体内驱虫,建议每三个月一次(因为蛔目和绦目的虫子在消化道里很容易互相感染)。

2、体外驱虫,每个月一次。尤其是夏天要特别注意,注意看家里的花盆是否有土里钻出来的小白虫子哦~

3、疫苗注射,每年两针(第一针四联+狂犬,第二针六联或者八联,根据当地情况而定)。

4、给宠物一个干净的环境很重要,定期做好环境清理非常重要!(当然人也需要保持清洁噢~) 不要觉得小宠很可爱就不注意给它好的生活环境,这样是对它们的不负责呢!

茅文玺茅文玺优质答主

其实关于这个问题,如果按照专业兽医的角度来讲,就是在狗狗一出生后就应该进行驱虫,并且每隔一个月驱虫一次,一直到一岁,一岁后每隔半年驱虫一次。这样的驱虫原则其实只是在狗狗长期生活在携带寄生虫概率较高的环境之中的情况下实行的。换言之,正常的家庭环境下,不用这么频繁的驱虫。最起码对幼犬,可以生后两个星期后开始,每隔1-2个月驱虫一次,直到一岁。期间如果需要,比如说,有征象表明犬患有某种寄生虫时,可以提前或者追加使用。

实际上,一般来讲,除了心脏寄生虫和体外寄生虫(主要是跳蚤和蜱虫),犬内脏中的寄生虫,并不会在被感染后立即表现临场症状,而是在其体内不断的发育直至成虫后(一般需要15-30天),才开始有少数个体发育成熟后才会开始进入产卵期,而只有到了这个时候,才可能通过一些较专业设备检查出犬是否感染了此类寄生虫。而在被感染至发现时间上,至少需要几十天时间。我们都知道天气冷的时候,很多昆虫繁殖和发育速度都会下降,那么这个过程就需要更长的时间。而大部分的犬用驱虫药都是杀灭处于成年期和幼年期的寄生虫(线虫类),这个时候,自然也就不存在所谓的“天气冷的时候不能驱虫”的说法了。

不过有一种情况,就是对于钩虫和滴虫而言,如果是在两个月龄以下的幼犬感染,钩虫还可以进行体内发育,由幼虫直接长成为成虫并产卵,滴虫在肠道发育成熟后就开始繁殖。如果是这个情况,那么在气候变冷或变热(一般超出25度)的时候,发育和繁殖速度都是会降低的,有可能就会出现漏杀的情况。如果要避免这个情况,就需要在在两次驱虫期间加入一两次的针对钩虫和滴虫的寄生虫药(打针或灌肠)。

综上所述,并不是不能在天冷的时候驱虫,而是要根据情况选择。不过,如果驱虫的主要目标是线虫和绦虫,是完全可以的。同时,由于大部分的驱虫药本身就可以同时杀虫灭菌,而引起幼犬腹泻的肠道病原菌在冬天本就大量减少,所以冬天本身也是给幼犬断奶后补饲最佳时间,完全可以在此期间给犬用药驱虫,并不会造成经常在夏天驱虫时经常出现的犬腹泻现象的出现。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