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狗焦虫病怎么治疗?
焦虫病的病原是立克次体(Rickettsia),在自然界寄生于恙螨的体内,通过恙螨叮咬狗而传播给狗;也可因误食患病的蜱或螨卵而被感染。 临床表现及病程:犬焦虫病主要发生于幼龄犬和成年大型犬,症状与年龄、病期有关。1周左右的小犬体温升高39.8~42℃,精神沉郁、食欲减退甚至废绝、呕吐、腹泻等症状持续数天后突然消失,随后又出现腹泻,粪便呈淡黄色至酱色,其中混有粘液性或血液样物质;后期脱水消瘦,皮肤苍白,眼结膜充血,可视粘膜黄染;有的发病动物仅表现体温上升,腹泻,便血等症状;有些动物可表现为急性经过,死亡迅速。患犬病程可持续l周到数月之久。 诊断:根据临床症状和流行病学可以初步诊断为焦虫病。确诊需要实验室检查。从血液或其他体液中分离出焦原支原体,即可以作为诊断依据。
预防:尚无特效的疫苗可供使用,所以预防措施主要有三个方面:(1)加强饲养管理,经常清除犬舍及周围环境中的杂草;(2)及时消灭犬体上的寄生虫如蚤等;(3)避免犬直接或间接被恙螨咬伤以及食用未煮熟的动物内脏以防止被感染。
治疗:对患犬应及时隔离治疗,可用氯喹治疗或联合应用磺胺甲恶唑/甲氧苄啶(复方新诺明,SDM)口服或注射给药,剂量为每公斤体重0.5g SDM分2次服用,连用7日;同时静脉滴注10%葡萄糖溶液100ml中加入维生素C注射液2~6g,每日1剂,连用3天;必要时可肌肉注射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1~2mg,每日1次,连续用药3~5天。此外还可选用磺胺嘧啶片,按每公斤体重0.25g口服,连服10天;盐酸土霉素,按每公斤体重0.1g内服,1次/d,连用7天;乙胺吡嗪酰胺,按每公斤体重0.25g内服,1次/d。连服7天亦可收到良好效果。
预后:本病的死亡率约为10%~30%,高龄犬、小型犬、病初不发热以及长期得不到治疗的病例常预后不良。
优质答主
这个病其实很好治,一般就是输几天的液然后吃几天药就差不多了。 首先去医院查个血常规和生化全项,让大夫给开两盒消炎类的针剂(比如青霉素或者头孢)和一个驱虫的药(伊维菌素)。
如果化验结果出来有炎症的话,那就输这些药3-5天就可以了; 如果是寄生虫引起的,直接按照医生开的药服用就可以。 如果没检查出毛病来,那可能就是因为环境中的细菌太多,也可以买点针剂和口服药给它打打。
注意不要让它到处乱咬,因为很多细菌都是通过皮肤伤口进去的。 我自己的经验是,买一些宠物用的消毒液定期清理一下地面,再每天擦地一次、拖地二次就好了。
犬焦虫病又被称为犬附红细胞体病,该疾病的病原体为附红细胞体,附红细胞体实际上是一种专寄生在脊椎动物的红细胞和血浆中的革兰氏-的原生动物。该疾病病原体主要在犬体内的红细胞表面或者血浆中繁殖,可导致犬的红细胞被破坏,从而发生溶血性贫血。同时,该疾病病原体还具备内毒素,内毒素进入犬体后还会危害犬神经系统的功能。
一、犬焦虫病的传染源与传播途径
犬是该病的易感对象,该疾病的传染源主要是病犬。该病的传播途径主要就是通过一些吸血昆虫进行传播,主要包括蜱、蚊、虱等一些寄生虫。当这些寄生虫叮咬病犬的时候,就有可能吸入含有附红细胞体的犬血,附红细胞体进入体内之后并寄存在这些寄生虫体内,当这些寄生虫再去叮咬健康犬的时候,就会把附红细胞体带入健康犬体内,这样健康犬就有可能会感染发病。一般情况来讲,夏、秋季是犬附红细胞体发病率最高的季节,也正好是血吸虫繁殖、活跃的季节,另外,一些年龄比较大,体质比较差的犬,抵抗力差,所以也是该病的高发对象。
二、犬焦虫病的患病表现
该疾病患病犬的的潜伏期最长能够达到1个月。患病犬刚开始患病的时候,体温会升高到41-42℃、食欲不振、精神沉郁,而且在患病中后期食欲几乎废绝,且喜欢卧地休息,且两腿伸直。患病犬的心跳和呼吸速度加快,且皮肤以及口腔等部位出现黄染情况,而且有的患病犬还会伴有咳嗽症状,且皮肤温度普遍偏高,用手按压患病犬的腹部上、中部,患病犬会叫喊,说明患病犬腹痛。该疾病的预后一般都较差,一般会在患病后的一周左右时间死亡。
三、犬焦虫病的治疗
该疾病的治疗主要就是使用一些磺胺类药物,目前临床上一般使用的是长效磺胺,如果患病犬同时存在消瘦的情况,最好配合一些促进消化和增强机体抵抗力的药物进行治疗。另外,为了防止继发感染,可肌肉注射一些抗生素。一般经过3天的治疗后就能恢复健康。
四、犬焦虫病的防控
(1)如果发现有患病犬,需要马上将该犬进行隔离,防止其他犬遭受感染而发病。
(2)驱杀饲养环境中的寄生虫,包括蚊虫、虱子、蜱等,防止这些虫子叮咬而造成患病犬的病情进一步恶化,或者感染一些健康的犬。在对这些寄生虫进行杀灭的时候,需要使用一些高效、低毒的杀虫药。
(3)对患病犬使用过的工具、用具等需要进行清洗消毒,一般可采用10%的石灰乳进行消毒或者喷洒2%的热烧碱、2%的福尔马林进行消毒,防止该疾病的进一步传播。
(4)加强犬的饲养管理,提供充足的清洁饮水,科学饲喂,防止犬饥饿时间过长。
(5)选择高效、低毒的附红细胞体预防药物进行拌料饲喂,防止该疾病的进一步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