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犬身上长癣怎么回事?
犬只的皮肤癣菌病,是由毛癣菌、小孢子菌和表皮癣菌等一些丝状真菌寄生于毛、毛囊和表皮角质层引起的,俗称黄癣、白癣、黑点癣。因病原不同,临床症状表现各异。患病犬只出现进行性扩大、圆形、椭圆形或不规则形的脱毛斑,露出红色、有米粒大丘疹、小脓疱或有环形龟裂的断发及断毛,常有痒感,病程长、顽固难愈,可持续数月甚至数年。目前犬只的癣病较少见,偶尔可见断发或断毛。
该病主要通过直接接触而传染,也有的通过患病动物污染的用具等途径而感染。患病或带菌的犬、猫是主要传染来源。真菌孢子具有相当的抵抗力,能在动物皮脂内存活1年至6年之久,在一般条件下能存活半年到1年,在毛内可存活3至5年。
诊断可根据真菌的寄生部位和临床表现初步判定。对于毛癣和断毛症,主要应与细菌性、寄生虫性和昆虫性皮炎等鉴别。
治疗真菌病,要使用两性霉素B、制霉菌素、咪康唑和克霉唑等抗真菌药物。患病区域可剃毛后用3%过氧乙酸、3%石碳酸或2%煤酚皂溶液涂擦。药物内服和局部涂擦需坚持1个月以上。
预防,要经常给犬只修整爪甲,保持周围环境卫生,注意清洁,经常消毒。发现患病动物要及时进行隔离,限制其活动区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