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交松狮会长成啥样?

叶佑诚叶佑诚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首先,这个问题提得就很有意思!仿佛在问“杂种优势”到底意味着什么…… 杂种优势是一个广泛存在于生物界的现象——指的是在个体水平或群体水平(遗传方差)上杂种(F1)大于双亲(P1和P2)。这个现象最早被发现于植物育种中[1]。后来,人们又在动物育种中发现了这一现象[2]。所以你可以将杂种优势理解为“优良性状集合”的“超额贡献”(超亲);也可以将其理解为“基因重组”带来的额外收益。

杂种优势的度量有一个量化指标:S值 (Shannon's index) S=-\sum_{i=1}^{n}{p_i \log{(p_i}) p_i 是第i个基因座的基因型频率;n是基因组个数。S值越大,意味着杂种后代产生的“新性状”数目越多,或者说个体表现出更多父本或母本的表型特征;反之亦然。 当然,有了杂种优势和S值,你也只能解释部分“杂种突变”的现象——因为自然条件下,基因的突变是有概率的。也就是说,一对亲本产生大量同型的F1后代是不符合遗传定律的。对于题主所问的问题,我们还需要了解另一个概念——“超亲分离”(overdispersions)。

超亲分离就是F1代基因型频率分布偏离双亲基因型频率分布的程度。我们可以通过计算一个指数来衡量超亲分离的大小: D=\frac{\sum_{i=1}^{n}{(\hat{p}_i-p_i)^2}}{n} \hat{p}_i 是 F1 代基因型频率的估计值; p_i 是对应的亲本基因型频率。D越大,代表 F1 代个体越可能表现出更多的异质性。基于以上分析,我们来回答一下题主的疑问: 如果两只松狮都是纯合繁殖(AaBBccdd),它们的后代(AABBCCDD)会出现杂合优势吗? 会的。从基因型频率的角度来看,F1代的基因型频率出现了超出双亲预期的情况。这说明F1代的表现型出现了超亲分离,并且表现出一定程度的杂种优势。但是,这是以牺牲准确性为代价的。F1代出现的基因型频率误差会比较大,估计的信噪比比较低。

如果一只公松狮是纯合繁殖(AaBBccddEe),一只母松狮是半合繁殖(aBcCddeFF),它们繁殖的后代会有杂种优势吗? 会的。从基因型频数来看,F1代出现了预期的基因型频率组合。F1代的表现型和亲本相比,不会出现严重的超亲分离。同时,由于基因型判断准确度较高,信噪比也比较高。这就是杂种优势最典型的表现形式了——即子代出现超出预期(但符合期望)的“新特性”,且这种新特性能够稳定遗传。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